财务的问题一直是企业所重视的问题之一。而且对于上市企业来说,财务的问题将更加的严苛。如果您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人的话财务造假如何识别?财务造假的后果如何?这两个问题您要多加了解!
如果你是投资者,如何识别生产数据造假: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获得的财务数据有限,但可以通过报表附注找到蛛丝马迹:
1.从固定资产入手:
1)分析思路:机器设备都有最大产能,如果公司大幅增加产量,但是没有固定资产投资就非常可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唯一合理解释就是公司之前产能严重过剩,现在正常产能下生产。若之前产能过剩,那么之前的存货成本必然会比现在高(因为机器设备折旧,水电费用都摊销在了很小的产量里。)这时候再看一下单位成本是否降低,如果单位成本没有降低,固定资产也没有投入,但是公司的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多半是因为生产数据造假。
2)数据来源年报中的固定资产或者在建工程相关的报表附注
2.从结合存货,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分析
1)分析思路:生产数据造假,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会是:
a.公司的思路一般是:生产造假,增加产量—伪造销量,虚增收入—应收账款增加。当收入增加和应收账款增加不成比例,应收账款增加幅度远高于收入增加,同时存货周转率没有变化,甚至周转更快。这种情况需要警惕——这说明这个公司正在大量生产某一种销路很好,却无法收到现金的产品。从逻辑上来看是可疑的。
b.生产造假,增加产量—期末存货大幅增加。一般企业是以销定产,如果期末存货忽然激增,要么明年公司销量会有大幅增加,要么就是生产数据造假,公司希望以此虚增资产。
2)数据来源年报中的存货,应收账款和收入的报表附注
3.从应付职工薪酬入手
1)分析思路:生产型企业大量增加产量,必然伴随着生产人员的增加。那么应付职工薪酬的人员工资及社保部分必然会有超过每年正常涨幅的增长。
2)数据获取:年报中的应付职工薪酬的报表附注。
4.从现金流量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入手:
1)分析思路:大量增加产量,必然伴随着增加原材料,包材等等的采购,这时候现金流出必然会大幅增加,如果没有现金流出那必然也很可疑。
2)数据获取:年报中的现金流量表。
审计思路:
1.从数据分析出发:要求客户提供最近1年的销售明细及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销售明细中要求有客户名称,商品名称,销售单价,销售折扣,销售日期。应收账款要求提供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
按照商品汇总:找出前五名销售额最高的商品。因为销售额最高的五种商品已经占到全部销量的60%。对于这五种商品,进一步分析是否提供折扣销售,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差异为多少?对于折扣很高的订单重点标注检查,准备抽凭时候抽查。
按照日期汇总:汇总每个月的销量,查看月度销售波动。发现每个季度末的那个月销量均接近于前两个月之和。当时我直觉存在销售跨期问题,决定多挑选一些期末及期初订单检查。
按照客户汇总:汇总每个客户的销售额结合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对于应收账款余额占销售额比例高的重点标注。对于销售金额前20个客户,结合前5种商品的销售订单,检查这些订单折扣情况。
正常情况下,大客户的价格会相对较低,如果存在小客户反而得到高折扣需要重点关注。将销售明细与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对比,看是否完全一致。
财务造假有哪些后果
按照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发布其财务报告。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也非常严格。相关部门一旦发现上市公司财务作假,即会上市公司给与一定的处罚。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关袭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诉标准做了规定。
其中明确指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法中关于财务造假的处罚规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如数补足应当提取的金额,可以对公司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公司在清算期间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的,由公司登记机关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财务造假如何识别?财务造假的后果如何?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说到这里,如果您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事情,那么请咨询我们丰和会邦顾问。多谢阅览!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